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是衡量一个单位在城乡规划领域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拥有该资质的单位,具备了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法定资格,能够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专业、科学的城乡规划服务。
甲级资质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乙级资质由登记注册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一、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业务范围
具体来说,取得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企业可以开展以下业务:
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承担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业务的范围不受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下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
乡镇、登记注册所在地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城市,法律法规对于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有特定要求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
详细规划的编制;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阶段相关论证报告的编制。
甲级资质:
乙级资质:
乙级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下列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组织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具体规划编制业务。涉及军事、军工、国家安全要害部门、关键位置的涉密项目委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组织机关应当强化保密管理。
二、资质等级申办条件
甲级资质要求
人员要求:
有法人资格
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人
具有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管理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分别不少于1人,共不少于5人
具有道路交通、给水排水、建筑、电力电信、燃气热力、地理、风景园林、生态环境、经济、地理信息、海洋、测绘、林草、地质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总人数不少于5人,且不少于4个专业类别
具有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管理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分别不少于2人,共不少于10人
具有其他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5人,其中具有道路交通、给水排水、建筑、电力电信、燃气热力、地理、风景园林、生态环境、经济、地理信息、海洋、测绘、林草、地质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总人数不少于10人
注册城乡规划师不少于10人
场地要求:
4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场所
完善的技术、质量、安全、保密、档案、财务管理制度
业绩要求:
前5年应当完成牵头或者独立承担并完成相关空间类规划项目不少于5项
前5年完成项目总经费不低于600万元
成立不满5年的,业绩要求按已满年度等比例计算
乙级资质要求
人员要求:
有法人资格
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
具有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管理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分别不少于1人
具有道路交通、给水排水、建筑、电力电信、燃气热力、地理、风景园林、生态环境、经济、地理信息、海洋、测绘、林草、地质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总人数不少于2人
具有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管理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分别不少于1人,共不少于5人
具有其他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道路交通、给水排水、建筑、电力电信、燃气热力、地理、风景园林、生态环境、经济、地理信息、海洋、测绘、林草、地质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的总人数不少于5人
注册城乡规划师不少于3人
场地要求:
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场所
完善的技术、质量、安全、保密、档案、财务管理制度
业绩要求:
前5年应当完成牵头或者独立承担并完成相关空间类规划项目不少于5项
前5年完成项目总经费不低于600万元
成立不满5年的,业绩要求按已满年度等比例计算
作业限制范围:
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下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
乡镇、登记注册所在地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城市,法律法规对于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有特定要求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
详细规划的编制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阶段相关论证报告的编制
三、企业申办常见痛点
1. 政策法规复杂
多项法律法规交叉
政策解读难度大
地方标准差异多
要求更新频繁快
2. 材料准备繁琐
申请材料种类多
材料要求严格
容易遗漏关键内容
补充材料来回跑
3. 专业人员配置
高级技术人才稀缺
人员招聘成本高
专业要求严格
人才流动性大
4. 地方政策差异
标准不统一
资源分布不均
政策变化频繁
5. 后续维护难度
年检和续期繁琐
运营管理成本高
吊销风险高
四、我们的服务优势
1. 专业资源整合
行业专家团队:汇聚测绘、林业、法律、技术等多领域专家,提供权威支持。
设备资源共享:协助企业合理配置高端测绘设备,降低成本压力。
全流程技术支持:覆盖测绘系统搭建、设备操作及维护的全方位技术服务。
丰富行业经验:多年服务经验,熟悉各地区政策差异,精准把控申办流程。
2. 全程申办服务
免费资质诊断:根据企业现状,提供精准的资质评估和申报方案。
人才与团队支持:协助企业快速解决技术人员短缺问题,合规高效。
设备配置建议:根据资质等级需求,量身定制设备采购或租赁方案。
材料规范梳理:提供材料清单、格式模板及填写指导,确保一次通过审核。
3. 持续运营支持
年检与续期服务:提供资质年检提醒及续期办理服务,确保资质持续有效。
技术培训与指导:定期提供新技术培训,帮助企业保持技术领先。
资源与项目对接:提供行业资源对接服务,协助企业承接更多业务项目。
4. 政策与区域支持
政策解读服务:实时跟踪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最新政策解读。
区域差异化支持:针对各地区政策差异,制定符合地方要求的申报方案。
应对政策变化:灵活调整服务内容,帮助企业快速适应政策调整。
专业资质代办服务,助力企业轻松取证